《华南地震》
西安为何有那么多的地裂缝,这种地质现象产生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秦、西汉、东汉、隋、唐等共13个朝代在此建都,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重要的教育、科研、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大古都之一。不过,长期以来,西安这座城市深受“地裂缝”的影响,不但对城市建设产生较大的危害,而且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困扰。
地裂缝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它是呈现于地表的一种地面张裂问题,近年来在许多城市中出现了诸多比如地面沉陷、地表裂口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城市位于地面沉降强烈发育区、修建地下工程引发地表土层结构变化、大量抽取地下水等,不过这样的地面沉降和张裂,一般规模都不大,有的几米或者几十米。
如果从大的地质背景下来看,我国的地裂缝灾害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和华东地区,具体来说,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七省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北起山西代县、南至陕西秦岭的汾渭平原,是我国地裂缝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山西大同、临汾、太原、运城四个子盆地以及陕西渭河盆地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西安正好处在渭河盆地内。
从所处的板块区域上看,汾渭盆地正好处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互作用力聚合的区域,同时也是华北活跃地块与鄂尔多斯稳定地块的结合部位,地壳所处各种应力冲击的作用比较明显,因此也是我国青藏地震区、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的交汇区域,因此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地质构造上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是造成这一区域地裂缝灾害较多的重要地质基础。
从该区域地裂缝的空间分布上看,主要是沿着活动断裂带方向,总体上呈现东北-西南走势,同时与该区域的地面沉降趋势相吻合,表现出很强的“边缘发育”共生效应,这种共生与断陷盆地的总体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带发育、地面沉降等紧密相连,显示出集中性、方向性、共生性的特点。
从该区域地裂缝的形态来看,主要以错位的垂直性运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与地堑的形成机理一致,即表现出特定的区域两侧被高角度的断层所包围,中间呈现地面下降形成槽谷形态。这种以垂直位移为主的地裂,在竖直方向上每年可以位移几厘米,而在水平方向上的扭动量则相对小很多。
从该区域地裂缝与地下断层的对应关系来看,表现出地面和地下分异明显的特征。在地表浅层呈现隐伏分段状态,即部分裂缝在地表露出、其它部分隐藏在浅层以下,而露出的部分形成地表地裂缝,隐藏的部分则多以“深层一条主裂缝、浅层分叉为多条支裂缝”的形状,看上去有点像植物叶片的叶脉那样,由下向上逐级生长扩散。
那么,我们再深入一步,看看这些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刚才提到了汾渭盆地处于三大地壳板块聚合区域,特别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不断隆起,这种对地壳的挤压作用直接引发了汾渭盆地现代地质构造的变形,这一点可以从汾渭盆地以每省接近5毫米向外伸展的观测结果得到印证。而这种挤压作用,正好为汾渭盆地内部提供了与地裂缝延展方向相垂直的拉张力,使得这一区域的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断裂,从而形成地裂缝。
另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用,使得地下水位下降,特别是承压水对周围岩体的压缩力发生了差异性变化,同时地下含水层的水平运动强度也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地质断层错位、扩张的程度,使得刚才提到的“裂缝脉”进一步拓展到地表,或形成新的地裂缝,或加剧原来露出地表地裂缝的张裂程度。另外,降雨的冲蚀、地表水的下渗、地表水的下切侵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抬升反复等,也都能产生上述地裂缝的新生和扩张现象。
上一篇:一张地图看懂中国所有城市地震风险:快看看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