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震》
芦山地震七周年启示④|人口较多山区要开展断层
2时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图1),地震造成近200人遇难,上万人受伤,大量房屋受损破坏。这是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5年之后,龙门山断裂带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尽管距今7年过去了,但是仍然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和防范大地震,尤其时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可能造成的地震地质灾害。
我们都知道,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分界山脉,仅在数千米的横向范围内就存在两千多米的巨大垂直落差,整个龙门山地区呈现出受构造控制,沿各级河流切深的高山峡谷地貌。从地质构造上讲,这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地块向东挤出,受到华南的四川地块阻挡形成的逆断层褶皱带,也就是说龙门山是数千万年以来,伴随着大地震而形成的褶皱山脉。显然,数千年来不断积累的构造变形导致的岩石破碎,不断褶皱变形引起的山体隆升和河流下切造就了陡峭山坡,这都隐藏着巨大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
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的南段,震级比发生在同一条断裂带上的汶川地震小,震后的科学考察也没有发现像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一样到达地表的地震破裂带(徐锡伟等,2008)。也不像2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上的玉树7.1级地震一样发生地表的左旋位错。但是芦山地震伴随的褶皱(盲断层)变形是很明显的。一般认为,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芦山震区存在多条的逆断层褶皱带,如大川-双石断裂(分南北两支)、上里西断裂和大邑断裂以及伴生的褶皱,特点是有更多组的分支(Chen Lichunet al,2014)(图1)。震后的考察发现,震害的分布与多支断裂褶皱密切相关,所以影响带更宽。分别在大川-双石断裂附近的太平镇至双石镇,上里西断裂以西的龙门乡到芦山县城等地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损坏和部分倒塌,道路受损等(图2)。震后航片覆盖的范围内,识别出地震引起的滑坡或崩塌约3883处,(许冲、等,2014),滑坡密度大的地区在宝兴县城至太平镇、龙门乡以及双石镇至上里镇西一带,分布范围沿构造线方向长约40km,垂直构造带方向宽约35km(图2)。芦山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以及数千处滑坡或崩塌大多分布于逆断层(盲断层)带的上盘。震害和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除构造变形的直接因素外,与地貌的关系性也同样密切。河流峡谷地带,峡谷出、入宽谷或盆地的河、沟口及附近,断层及附近的陡崖等,都是滑坡、崩塌的多发部位。
图1 四川芦山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式之一
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可能为分叉的盲断层,与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由两条断错地表断层构成有明显的差别
图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造成的房屋和道路破坏
a双石镇西南反向隆起导致地基局部垮塌;b双石镇西南,大川-双石断裂附近民居破坏严重;c双石镇大川-双石断裂通过附近道路破损;d龙门乡南田地中见NE向地裂缝;e龙门乡道路挤压变形。
我国的许多破坏性大地震发生在类似芦山地震一样的山区,而山区的城镇、乡村大多沿山间的河谷、盆地分布,一旦发生大地震,不仅直接造成建筑物损坏,还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后果是难以估量的。因此,需要更加关注山区的防震减灾工作。从芦山地震灾害分布的特点看,要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山区的地震灾害风险,需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山区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排查。对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山区,开展断层调查与评价,开展滑坡、泥石流孕育条件的评价,预测此类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地段、规模和风险等级。
2.在山区合理选择城镇、乡村、重要设施或建(构)筑物的场地,按相关的抗震设防和避让规范,避开活动断层。还应尽量避开断层附近的陡崖,峡谷及其出、入口,发育中的冲积扇面,存在高临空面的阶地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貌部位。
3.在避开地震地质灾害高风险部位的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门相关抗震设防标准,设计不同的建(构)筑物和其它设施,使之达到抗震设防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要求。
4.需要做好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培养公众自觉贯彻和遵守防震减灾法规的意识,提高防震避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俆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