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震

中医药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应用

1 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1.1地震灾害频发,次生灾害严重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经过地区,地震活跃。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陆平均每年发生7级地震0.7次,6级地震4.4次,5级地震20次[1],其中较为瞩目的有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长宁地震等。地震灾害的频发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而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火灾、水灾、堰塞湖溃决、瘟疫等次生灾害,更是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二次乃至三次威胁,进一步加大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损害。如2008年发生的8.0级的汶川地震,震后2.0级以上余震发生了约1155次,5级以上27次,次生灾害非常严重[2]。

1.2医疗救援困难

地震往往发生突然,发生的时间、方式及地点均不可预测,且灾情危重、救援时间有限,以致抢救工作困难重重,具有“急、难、险、重”的特点[3];此外地震灾害面积广、受灾群众多,以致医疗资源极度缺乏。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震后疫病的防控也是医疗的重点和难点。有报道称,地震后72小时是疫病风险因素的积累阶段,72小时到2周是疫病的形成期,而第3周到2个月为疫病的高峰期,甚至在震后3个月直到灾区重建完成均可出现传染病的流行[3-4],因此,震后采取积极措施防控疫病的发生是地震灾害救援的重点以及难点。

1.3中医药是对震后救援的有效补充

中医药治疗在上千年的传承发展中,行成了一套完备的且行之有效的医疗救援体系。在医疗技术发展落后、人民经济水平低下的古代,富有智慧的古代医者实践并总结出各种急诊急救手段,其最大的特点为操作简单、应用方便、费用廉洁且疗效可靠。此类急救措施在今天的地震救援中依旧有效,且因其自身的特点可大大缓解医疗救援的压力,降低了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依赖。如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对汶川地震中应用中医药救援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四川省中医医疗机构共救治地震伤员达133 114人,其中主要运用的中医药救援方式有中医手法复位(占比5.37%)、小夹板固定(4.98%)以及针灸止痛、穴位压迫止血、草药外敷(14.5%),以及口服中药汤剂、医院制剂以及中成药等[5]。此外,5·12特大地震疾病防治回顾性研究协作组回访了993例灾后患者,结果显示其中曾接受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员有87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8.21%[6]。以上调查均表明,中医药在大地震紧急救治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震后救援工作的有效补充。此外,于2014年下发的关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地震灾害卫生应急预案(暂行)的通知》中强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7],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救援在国家自然灾害救援中的价值及地位。因此,积极挖掘中医药在地震急诊急救中的适应证以及新的救治技术势在必行。

2 中医药“救急”

2.1骨折

闭合性骨折是最具特色及优势的中医救治病种,治疗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为主。地震发生后,患者众多,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因其对医疗器材的依赖性低而成为紧急救援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曾奕敏、刘斌等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四肢骨折,研究发现,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8,9]。另一项对震后193例下肢长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4.8%[10]。张允等采用中医正骨救治152例地震骨折伤员同样取得良好疗效[11]。骨折是地震中较为常见的损伤,对于闭合性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不仅疗效可靠,而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值得推广。此外对于开放性骨折,中医药也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比如止血、促进创口愈合、促进肢体功能康复等。

2.2急性软组织损伤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地震中最常发生的病证,现代医学治疗以制动、冷疗、药物止痛为主[12],治疗手段有限,而相对而言,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急性软组织损伤可归属于中医“筋伤”范畴,病机为经筋受损、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且治疗上强调“内外兼治、动静结合、分期用药”,可采用针灸、推拿疗法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方法[13]。药物治疗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外用可予以金黄散、活血散、寻痛酊、云南白药等以消肿止痛,内服可予桃红四物汤加减等活血化瘀止痛[14]。现代实验研究进一步表明中医药可抑制IL-6及组胺的表达,降低损伤组织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其疗效可靠、安全性高[15-16]。黄梅颖等采用针刺配合理疗治疗软组织损伤患者206例,发现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

上一篇:地震灾害性颅脑损伤患者长期预后情况调查及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