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震》
综合楼震后结构加固补强施工
在一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对综合楼进行震后结构加固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建工作,加固补强施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使用合理的防震材料,当再次遇到地震时能够发挥较好的结构保护作用,从而为综合楼内部的人员争取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由于地震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一、综合楼震后结构加固施工的项目及基本流程
1.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项目。
从施工的主要项目来分析,震后的综合楼主要在墙体、梁、支撑柱以及楼梯板等结构中进行加固,这些结构是保证综合楼稳定性的基础。墙体在建筑中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根据具体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承重墙、剪力墙等,当遇到地震时综合楼内的墙体的混凝土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对这些裂缝进行修补十分关键。尤其对于剪力墙来说,当其基本结构受到破坏时,要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使其能够更好的起到防风抗震的作用。在梁、支撑柱以及楼梯等结构表面粘贴碳纤维也可以有效的增强楼体抗震能力,从而也是震后建筑加固施工中不容小觑的关键项目。
2.结构加固施工的基本流程。
根据地震的大小程度,对综合楼造成的受损情况也有较大差异,所以要针对建筑的实际状况制定有序合理的施工流程。在震后综合楼加固施工中不应该为了追求重建速度而盲目开展各项施工项目,这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来说会产生严重威胁,震后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一般都十分复杂,对于施工过程来说也提高了难度,所以理性思考施工的实际需要以及基本条件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常规条件下,综合楼镇后加固施工一般都是首先进行支撑平台以及手脚架的搭设,这一过程为施工人员的操作提供基本条件。其次就是对建筑所需施工的局部区域进行危险性排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然后对施工材料进行准备,修补混凝土结构损坏的位置。同时检查剪力墙的具体情况,对于受损严重的剪力墙选择大小合适的钢板进行加固。最后就是对梁、支撑柱等结构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位置进行碳纤维的粘贴修补,这一过程可以避免裂缝处承重能力较差而再次开裂。
二、综合楼墙体施工
1.表面预处理。
在进行墙体施工的过程中,首要的环节的就是对墙体表面进行预处理。其主要内容就是确定墙体开裂的具体位置,将距裂缝周围200mm左右的表面抹灰进行去除。目前所使用的去除方法主要是人工法,由于裂缝的形状不规则只有利用人工进行控制才能更好的得到墙体表面处理效果。在将裂缝周围的抹灰除去后,需用大量清水对处理位置进行冲洗,从而得到清洁的施工位点。
2.灌浆嘴的位置确定及安装。
混凝土材料需要利用灌浆嘴来注入到墙体的裂缝中,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裂缝位置情况来确定灌浆嘴最佳的安装位置。按照施工原则来选择安全灌浆嘴的数量及间距,一般情况下都是当裂缝较宽时其间距可适当加大,当裂缝较窄时其间距需要适当调小。为了保证灌浆的效果,在施工中主要将灌浆嘴设置在斜向钻孔至裂缝的交叉位置,在这一位置上进行灌浆,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更好的填满该部位裂缝。同时对于一条裂缝来说,至少需要排气孔,这主要是为了将灌浆时带入的空气进行排出,防止空气破坏胡凝土结构,使裂缝修复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安装灌浆嘴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环氧树脂胶泥材料。这一材料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灌浆嘴与墙体表面设置的灌浆孔进行紧密结合,防止缓凝土材料的外溢。
3.墙体封缝及密闭性检查。
在灌浆之前要保证墙体施工位置形成封闭的空间,所以需要对其墙体表面进行处理。用水将墙体表面进行喷淋润湿,这一过程是为了便于后期其他材料的涂刷。然后将配制好的灌浆液在表面涂刷一层,在其风干后再刷一层水泥砂浆,这样能够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在建筑施工中最简单的检查密闭性的方法就是在墙体表面涂抹一层肥皂水,当向墙体内部注入空气时,如果密封性良好墙体表面就不会产生气泡。
4.灌浆。
灌浆过程对于墙体裂缝的修复来说是重中之重,这一过程需要分为两次进行。首先需要根据裂缝的位置从下往上依次灌浆,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灌浆压力缓慢升高,以防止压力变化过大造成裂缝增大。第一次灌浆后需要隔半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灌浆,这回顺序完全相反,需要从上至下依次灌浆,至每个灌浆嘴冒浆则结束灌浆。
上一篇:地震作用下桁架式大型海上风力机瞬态动力学分
下一篇:没有了